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dfn id="axl3o"></dfn>
    <menu id="axl3o"></menu>
      • <address id="axl3o"><nav id="axl3o"><strike id="axl3o"></strike></nav></address>
        
        <pre id="axl3o"></pre>
        1. 英國茶“立頓”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?
          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      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  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  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      英國茶“立頓”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?

          英國茶“立頓”打敗了四千多年的中國茶?其實我們都被騙了!

            就算立頓被母公司聯(lián)合利華拋棄。

            茶圈依然有一種聲音:立頓打敗四千多年中國茶,七萬家中國茶企比不過一個立頓。中國茶企,始終活在立頓30億美元營銷額的陰影中。

            透過現(xiàn)象看茶葉的本質(zhì),只想說:中國茶葉,應該自信!

            中國茶,不該有陰影

            茶葉源于中國,中國茶葉不僅產(chǎn)量世界第一,還有世界上最全的茶葉品種。

            長江中下游盛產(chǎn)名優(yōu)綠茶、東南沿海有優(yōu)質(zhì)烏龍茶、長江中上游特色綠茶、西南紅茶和特種茶等4大優(yōu)勢區(qū)域,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生產(chǎn)綠、紅、青、黑、白、黃6大茶類的國家。

            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茶葉生產(chǎn)國和消費國。

            據(jù)中國茶葉流通協(xié)會數(shù)據(jù):2019年,我國18個產(chǎn)茶省有茶園4597.87萬畝,可采摘3690.77萬畝,干毛茶產(chǎn)量279.34萬噸(幾乎是第二名印度的兩倍),干毛茶產(chǎn)值2396億元。內(nèi)銷202.56萬噸,內(nèi)銷總額2739.5億元,大約400億美元。  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抗風險能力最強,2020年,哪怕受到疫情的影響,中國茶葉也能完全投產(chǎn),產(chǎn)量基本沒有下降。

            今年1-7月,中國茶葉出口量同比只減少2%,為20.55萬噸,然而出口額卻增加7.96%,達12.04億美元。

            而其他國家的產(chǎn)業(yè),慘不忍睹,比如世界第二茶葉大國印度。8月12日,新華社記者報道:由于洪水和疫情的影響,印度上半年茶葉產(chǎn)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6.4%。上半年印度茶葉產(chǎn)量僅為34.826萬噸。前5個月,印度茶葉出口與去年同比下跌26.6%。

            中國有世界上最全的茶種,最大產(chǎn)量,最大的消費市場,最強的抗風險能力。為何偏要用自己的短處去跟立頓做對比。  

            圖源:央視中文國際微博截圖

            - 02 -

            中國茶與立頓,奇葩比較

            很多人拿中國茶葉與立頓對比,主要是幾個方面:

            1.生產(chǎn)環(huán)節(jié),我國茶葉單產(chǎn)量僅為印度的36%。2017年,我國茶葉每公頃產(chǎn)茶830千克,印度每公頃產(chǎn)茶2190千克,印度茶葉單產(chǎn)比中國高。

            2.加工環(huán)節(jié),我國有茶葉加工企業(yè)約6.6萬家,精深加工茶企僅占6%,50%以上的出口茶是原料,出口價格偏低,一國出口不及立頓。

            3.銷售和品牌建設(shè),我國90%以上的茶企年銷售額不足500萬元。我國茶葉沒有大品牌,哪怕中糧旗下的中茶,2019年營收額為16.3億元,而立頓茶一年賣了30億美元。  

            乍看很有道理,其實,是用中國茶葉的短處去對比立頓的長處。

            首先,中國茶葉單產(chǎn)量?

            單產(chǎn)量的背后,是手工和機械化的問題。

            印度茶葉,繼承于英國,以機械化加工為主。印度塔塔飲料公司的草本茶、水果茶、速溶茶等對茶葉老嫩并無嚴苛要求。

            而中國人喝茶,講究嫩。以西湖龍井為例,5萬個芽頭才能炒一斤茶。普洱茶雖然講究條索黑粗,但采茶的時候,依然是擇嫩采摘。為滿足國人的消費習慣,挑最嫩的采,單產(chǎn)肯定上不去。

            如果機械化采摘,單產(chǎn)量一定會增大,但國人不喜歡,茶業(yè)產(chǎn)出來卻沒有人喝,又有什么意義。

            土耳其茶葉單產(chǎn)量還是中國的4倍呢,但總產(chǎn)量卻不到中國的零頭!!!  

            其次,出口以原料為主,出口價低,一國茶葉出口不如立頓。

            這一點,核心是出口價低,其背后,是大宗茶與名優(yōu)茶的區(qū)別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以手工生產(chǎn)為主不假,精加工企業(yè)也少,但是,中國茶有名優(yōu)茶和大宗茶,名優(yōu)茶國內(nèi)消費,大宗茶以出口為主。

            2017年,我國大宗茶133.5萬噸,產(chǎn)值479.8億元;名優(yōu)茶產(chǎn)量產(chǎn)量127.4萬噸,比大宗茶少6.1萬噸,產(chǎn)值卻達1429.8億元。也就是說:名優(yōu)茶用更少的產(chǎn)量,創(chuàng)造了大宗茶3倍的產(chǎn)值。

            至于中國茶葉出口額不如立頓。

            2019年,中國茶葉出口22.2億美元,立頓年銷售30億美元。

            說也奇怪,為啥要拿中國茶葉出口量去跟立頓作對比?中國2396億元的內(nèi)銷市場怎么就被忽略了!  

            最后,品牌建設(shè)。

            立頓是一個品牌,一個茶葉品牌能做到30億美元銷售額,這是立頓的強大之處,但中國茶葉也不必妄自菲薄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有云南普洱茶、西湖龍井、黃山毛峰、安溪鐵觀音等特色鮮明的區(qū)域名茶,但是,沒有一個茶葉大品牌,再加上茶業(yè)集中度低,也因此飽受詬病。

            沒有大茶企是事實,而且,未來很長一段時間,都不會有大品牌,哪怕中茶或瀾滄古茶上市,這種情況也不會改變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沒有比肩立頓的大品牌,這是事實!但也不必妄自菲薄,從“中國七萬家茶企不敵一個立頓”的歷史背景中,我們找到一些秘密!  

            圖源:央視財經(jīng)微博截圖

            - 03 -

            傲慢與偏見

            立頓,一度是中國茶企頭上的魔咒!

            “中國7萬家茶企不如一個不產(chǎn)茶的立頓”,這句話,讓中國茶企想起立頓都會瑟瑟發(fā)抖。

            其實大可不必,“中國7萬家茶企不如一個不產(chǎn)茶的立頓”的出處,是2008年底,一位新華社的記者說的。

            之所以說這句話,不仿看看當時中國的茶葉實力。

            2007年,我國茶葉總產(chǎn)量只有114萬噸,居世界第一,當時毛茶平均單價26元/公斤,全國茶葉總產(chǎn)值298億元。

            但同時期的立頓,全球銷量已經(jīng)接近30億美元了!

            2008年,整個中國茶葉的產(chǎn)值,真的不如一個立頓。

            當時的中國茶葉,抬頭仰望著立頓的巔峰時期,一個品牌的銷量居然能和世界最大產(chǎn)茶國相比!當時,立頓讓人屏息的強大,在中國茶葉的心里烙下了陰影,茶行業(yè)不大,一個傳一個,一直傳到了今天。

            只有生產(chǎn)力才是最真實的,2008年,中國7萬家茶企創(chuàng)造298億元的產(chǎn)值。

            2019年的中國茶葉產(chǎn)值幾乎翻了10倍,茶企已突破百萬家(2008年7萬家)。

            2019年,我國279.34萬噸的茶葉產(chǎn)量,甩出第二名印度幾條街,2396億的內(nèi)銷市場,足以讓立頓看著都眼紅,諷刺的是,國人并不喜歡袋泡茶,袋泡茶只占中國茶葉的5%!

            今天的中國茶葉產(chǎn)值近3000億,不再是2008年,一國茶葉產(chǎn)值只有298億元的尷尬時候。

            “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一個立頓”,是12年前的往事,在今天的中國茶行業(yè),茶葉產(chǎn)值翻了10倍,立頓與中國茶,根本沒有可比性。  

            - 04 -

            道不同,不相為謀

            很多人喜歡拿立頓舉例子,告誡中國茶企應該怎么做,才能做大品牌。

            比如1880年,湯姆斯 立頓如何發(fā)現(xiàn)商機,“從茶園到茶杯”的口號有多響亮,立頓如何在世界各地建立茶產(chǎn)業(yè)鏈,如何縮短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如何抱上聯(lián)合利華的大腿,如何進入中國市場……  

            重點只有一句:立頓的機械化生產(chǎn)很成功。

            從中國茶葉出口,搶占世界市場的角度來說,這的確是教科書級別的范本。

            但就中國內(nèi)銷現(xiàn)實來看,立頓與中國茶葉,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

            如果中國茶葉走上機械化道路,為了模仿而模仿,為了品牌而品牌,這是邯鄲學步,不識歸路!

            如果真這樣做出來,大多數(shù)國內(nèi)消費者不一定買單。中國茶葉可能還沒有造出大牌,就已經(jīng)失掉國內(nèi)茶客的心。  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與立頓的本質(zhì)區(qū)別:立頓喝的是飲料,中國茶喝的是茶文化。

            國人喝茶,喝的是茶的色香味

            喝過立頓茶的人都知道,立頓茶有一點茶的味道,比水稍微好喝一點,但也僅此而已。

            而中國茶葉,喝的是茶的高品質(zhì),香氣、滋味、回甘。  

            茶葉品質(zhì),中國六大茶類各領(lǐng)風騷:

            綠茶中的西湖龍井滋味甘鮮醇和,香氣優(yōu)雅高清,湯色碧綠清瑩,葉底細嫩成朵;紅茶里的祁門工夫,滋味鮮醇酣厚、香氣清香特久,似花、似果、似蜜的“祁門香”以聞名于世;烏龍茶里鐵觀音的觀音韻更是讓人著迷。

            普洱茶的蘭香、蜜香、湯香,滋味都讓無數(shù)茶客把普洱茶視為喝茶的終點,味覺信仰絕不是吹出來的。

            這些都是中國茶葉的獨特之處,如此色香味俱全的飲料,放眼世界,只有頂級葡萄酒與之一拼。

            更難能可貴的是,中國茶有獨一無二的精神屬性。  

            國人喝茶,喝的是茶文化

            茶葉,是國人的精神寄托。國人喝茶,喝的是人生如茶, 一盞茶葉沉浮間,塵世煩惱皆放下的精神境界;喝的是丹青難寫,甌鼎易烹的茶德。

            喝的是一水一茶一器交融時,修身養(yǎng)性的閑情雅致;喝的是縱然人情冷暖,人走茶冷,也能在有茶相伴的日子里,慰藉人生往事。

            世間飲料無數(shù),唯獨茶可以稱之為“道”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與立頓,雖然都有茶的名字,其實是: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  

            寫在最后:

            2008年,新華社記者看著中國茶產(chǎn)業(yè)才有298億元產(chǎn)值的現(xiàn)狀,發(fā)出“七萬家中國茶企不敵一個立頓”的感嘆。從此,立頓成為中國茶企的噩夢。

            今天,我們用時代的眼光再看這句話,中國茶葉產(chǎn)值已經(jīng)是立頓的10倍,我們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:單挑出一家中國茶企,賣不過立頓的事實;立我們也承認,立頓是一個強大而成功的品牌。但我們不必妄自菲薄,更不該以點蓋面,以立頓諷刺中國茶葉。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好不好,中國茶客最有發(fā)言權(quán):中國茶客喜歡就好,符合國內(nèi)現(xiàn)實就好。  

            一片傳承千年的茶葉,承載了一方人民的致富之路!

            一杯普普通通的淡茶,成為你我心靈的歸宿!

            中國茶葉,為何不自信?

            來源:網(wǎng)茶會習茶社